有一点基本经济学知识的人都晓得,卡特尔并不是非常管用,因为个别的卡特尔成员会从事欺骗与私相授受。这种状况确实发生在殖民地的西班牙人身上。有些西班牙人偷偷与中国商人交易,他们愿意付更高的价钱以优先挑选质量较佳的丝绸与瓷器。当加雷翁船离开马尼拉返回墨西哥时,他们会在港口外几英里处与西班牙人的小渔船会合,这些小船上全装满了走私的丝绸与白银。
马德里对于加雷翁船贸易量的庞大感到恐慌I太多白银外流,太多丝绸与瓷器流进国内。确切的数字不可能计算,但美洲开采的白银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乏一流入中国,要不是直接经由加雷翁船贸易,就是间接地透过欧洲人购买经由中亚贸易商的陆路运输或荷兰人与葡萄牙人绕经非洲运来的中国商品。西班牙国王非常生气-因为他原想利用这些白银支撑西班牙连年的对外战争,用以购买军出而品而八支付士丘公折俩。(法国史家肖势评论说:「马尼拉加雷翁船最史口怕的散人‘无疑是西班牙政府自己。」)为了减少加雷翁船的贸易量,官员把每年允许横渡太平洋的船只削减到两艘。
相应地,加雷翁船变得更巨大,像吹气球似地扩充到两千吨。船只由征召来的马来人建造,使用的木材是热带硬木,完成之后犹如海上堡里。开往马尼拉的船只运载了五十吨以上的白银——根据弗林与吉拉尔德斯的估计,这个数量等于荷兰东印度公司’英格兰东印度公司与葡属印度每年出口的总和。
许多或者应该说绝大多数的白银都是非法的。忧心忡忡的墨西哥官员于一六。二年回报国内,他提到当年加雷翁船出口了将近八百吨白银I是宣告数字的八倍。马德里方面愤怒诅咒也无济于事;走私实在太有利可图。三十六年后,卡里乔海军上将抱怨说:「中国国王可以用这些运到国内的银棒建造一座宫这些银棒可都是未经登记的。」一六五四年,圣方济沙勿略号在马尼拉湾附近沉没。船货清单上写着上面有四十一万八千三百二十三披索。几百年后,潜水夫却发现船上有一百一十八万又八百六十五披索。就算有人(荒谬地)说,潜水夫每一枚钱币都找到了,那么这些钱币也几乎有三分之二是走私的。
为了从另一个方面限制贸易,政府公布了进口限额。如果中国船带了太多丝绸或瓷器到马尼拉,海关官员会要他们带回去。为了规避限额,中国商人被安排在快要接近菲律宾时,让他们的中介到上跟他们会合。船上的商品大部分早在一年前就已经让西班牙人看了样本下了订单。与西班牙人载着非法丝绸和瓷器在海上跟返回墨西哥的加雷翁船会合一样,中国人也在靠岸之前就将非法的丝绸与瓷器从船上卸下来。只有在进行了这些交易之后,船只才会正式进入港口,让西班牙的引水人指引到停泊的地方。
西班牙有自己的丝织工与裁缝师,它的殖民地墨西哥也不例外。但中国纺织生产规模过于庞大《明史》记载,拥有五亩到十亩地(一亩大约是六分之一英亩)的地主必须「栽桑 、麻、木棉各半亩」。
拥有十亩以上土地者「倍之」。不种桑树的农民必须出绢,在法令的驱策下,中国东部的农民在丘陵地种满了桑树。一五九0年代,福建作家谢肇湖提到有些地区「尺寸之堤,必树以桑」。又说,富农「桑麻万顷」(大约十三万英亩),广阔的农地全种植同一种作物。在努力耕作下,月港上游的农民一年竟收成桑蚕五次。

往北方走,长江下游的村落开满了小型丝织工场,吸引了中国其他地区的工人,并且生产出产量惊人的商品。月港商人将这些丝货卖到马尼拉-可以获得三到四成的利润。西班牙商人转手用两倍、三倍乃至于四倍的价钱出售,却还是能在美洲顺利卖出这些商品,而且成本只有西班牙产品的三分之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在西班牙贩卖从中国运来的丝货(跨越了两大洋!),而这些丝货居然还比西班牙本地的丝货还便宜。大量生丝流入墨西哥,二级产业因而勃兴,数千名纺织工与裁缝师利用中国产的丝制作衣服,并且出口到美洲各地以及大西洋对岸。
月港商人起初出口的丝是布匹。台湾史家全汉升指出,当这群商人愈来愈了解他们顾客的喜好时,他们搜集了西班牙人服饰与室内装饰品的样本,然后开始在中国仿制欧洲最新流行的服装与饰品。于是加雷翁船也开始装运长机、裙子与床单,枢机主教的法衣与女子为卖弄风情而穿的紧身胸衣;地毯、挂毯与和服;面纱、头饰与镶饰带;丝质薄纱、塔夫绸、继绸与花缎。与这些物品一同装运上船的还有女性用的梳子与扇子;香料与焚香;加工与未加工的宝石-锲入戒指与做为垂饰的宝石;最后还有马来奴栗-欧洲人警觉到他们的纺织工场遭受威胁——并且针对中国的竞争偷偷摸摸地打了一场管制战争。
他们不断要求国王限制丝货的进口内容,只能进口布匹,不能进口衣物。他们坚持国王禁止马尼拉与任何地方的航线,只能与阿卡普尔科对开,这样中国的进口货就能受到监控。他们还要求国王设立进口限额,限制丝绸只能用特定大小的箱子装运,而箱子的数量也有规定。中国商人在马尼拉西班牙人的协助下,规避了所有的贸易障碍。他们制作了特殊的箱子-底板与侧板全是假的,可以隐藏制好的衣物。他们派了中介到阿卡普尔科,让墨西哥这边也进行走私贸易。福建学者李金明指出,他们设计了特殊的压榨机,将大量的丝货塞进箱子里,「结果一个箱子居然要六名男子才抬得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