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山露出它们的石头

库道 库库 422浏览

一六八0年代,清政府重启白银贸易,到了 一七八0年代,苏州(稻米交易中心,在今日上海附近)米价上涨到原来的四倍以上。中国各地突然一窝蜂地爆发叛乱;光是洪亮吉忧虑的天灾地变,据说就夺走了数百万条人命。物价飞涨的原因之一,就是白银从福建流入中国。经济史家全汉升指出,白银造成中国粮价上涨,与白银流入西班牙推升欧洲物价,原理是一样的。人口成长增加了需求,进一步对物价造成压力。国家购买粮食储存,有时也有相同的效果。然而,物价上涨的重大原因,其实是许多农民停止种植稻米。

清朝皇帝向来把改善运输网络列为施政的优先项目,希望这么做能増加农民贩卖作物的利润。政府的想法是促进主要粮食作物的流通,新道路可以协助商人将丰收地区的米麦运送到需要供给的地区。

然而小地主却发现,如果将原本种植米麦的农地改种甘蔗、花生、桑树,以及更重要的,改种烟草的话,那么利润将大为提升。

起初清廷反对转作,坚持农民必须务「本业」I亦即,种植稻米与小麦。「至于烟叶一种,于人日用毫无裨益,」雍正皇帝于一七二七年谕:「而种植必择肥饶善地,尤为妨农乏甚者也。」但随着朝廷愈来愈不问民情与腐败I这似乎是中国王朝的通病I政府也就不再过问农民种植的作物是什么。

农民抓住机会。烟草需要的肥料是稻米的四到六倍以上,需要的劳力则是两倍,但它的利润较高。

中国的瘾君子人数日渐众多,他们愿意花比粮食更多的钱来购买烟草。(有些人是双重上瘾:他们会在烟草中夹杂一点鸦片。)广东农业史家陶卫宁说,烟草几乎出现在中国的每个角落,而且数量相当庞大。

陶卫宁表示,「将近一半」的农地拿来种植烟草。结果,米价上涨为两倍,最常见的蔬菜水果也是如此。

农民最后以他们从烟草得到的利润,从中国其他地区进口更昂贵的粮食。当农民耗尽了稻田的肥力,他们就转移到别的田亩。当所有稻田都使用殆尽,他们就到山里去种。

今日,同样的现象仍在发生。当我跟两个朋友参观福建土楼时,我们也在山村的周围随便绕行。

几代之前,村民的祖先从山坡开辟岀面植不大的半圆形梯田,用粪肥来浇灌这薄薄的红土层,然后再引流山中溪水注入田里。在村子的边缘立了 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中国烟草,这是一家国家专卖企业,与永定农民签订契约,以当地的稻田来种植烟草,公司还特别铺设新的道路来加快作物的运送。我们站在梯田顶端往下看着一层层向外开展的弧状青葱田野,上面种的全是烟草。

在永定,村民们以玉米取代损失的稻米,把各处植物钟除以开辟出可种植的任何隙地:路旁的沟渠,后院的小块土地,房屋下方的水沟壁。有人则是把玉米种子直接塞进最近从山坡崩落的土石。整个十八世纪,同样的事发生于中国各地。棚民与流民将玉米与番薯塞进每个角落与缝隙里,藉由这种方式,从一七00年到一八五0年,中国的农耕面积竟然扩展到原来的三倍。为了开辟必需的农地,他们砍伐了树龄达数世纪的森林。少了树木的遮蔽,山坡无法继续涵养雨水。土壤养分沿着山丘被冲刷下去。最后,这些地力耗竭的土地就连玉米与番薯也种不活。于是农民砍伐更多的森林,展开新一波的恶性循环。水土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位于华中东部偏远陡峭的山地,这里是棚民居住的区域。

该区常见的豪大雨不断地冲刷掉土壊中的矿物质与有机成分。已风化的土壤无法涵养水分I「如果十天不下雨」,一六0七年当地一名作家说道:「土壤会干枯龟裂。」土地是可耕的,这是就玉米与番薯可以在这里生长来说。但收成要超过一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在土壤添入大量的石灰或灰烬以降低酸性,加上粪肥以增加有机物质,覆盖肥料以增加氮与磷。这些改良工程必须每年进行,因为雨水会溶掉养分。

转载请注明:库库道 » 山露出它们的石头